您的位置:中国养生保健网资讯正文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它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2018-04-09 00:59:07  阅读:625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枫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听上去就是一种专业术语,相信大多数人都没听过,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情况,了解一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什么,大家可以过来了解一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其实就是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型别即16,18,6,11型。

  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型别即16,18,6,11型。HPV6和11型经常感染外阴、肛门、阴道等部位,属于低危型别,湿疣或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妇女中多常见,与宫颈浸润癌无明显关联;而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别。

  发病情况

  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HPV16和18型感染率最高,在检出的所有型别中,HPV16占50%,HPV18占14%,HPV45占8%,HPV31占5%,其它型别的HPV占23%。HPV的型别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关,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HPV16占主要地位(51%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标本),而在宫颈腺状上皮细胞癌(56%腺状上皮细胞癌标本)和宫颈腺鳞细胞癌(39%腺鳞细胞癌标本)中HPV18占主要地位。HPV16、18型感染很普遍,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有些HPV型别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HPV感染型别中52和58型检出率较高。在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52和58型较常见。HPV45型在非洲西部宫颈癌组织中很常见,而HPV39和59型仅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宫颈癌组织中出现。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途径有哪些

  1、直接接触传播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主要会引发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尖锐湿疣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不洁接触传播。有研究表明,有多个伴侣的人要比有单一伴侣的人,患尖锐湿疣的机率高。此病通常高发于18-25岁活跃的青年男女间,其中,男性同性恋患者的发病率更加的高。

  2、间接物品接触传播

  除了直接接触传播外,尖锐湿疣还可通过日常的物品传播。当人们接触到被尖锐湿疣病菌感染的内裤、浴盆、浴巾、毛巾、牙刷等衣物时,也是会发生感染的。所以平时要积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不和别人共用洗漱用品,更加不可使用公共场合的坐式马桶、盆浴等。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患有尖锐湿疣可在生产时,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或在出生后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而感染疾病。因此专家建议,患有尖锐湿疣的人,在疾病没有彻底痊愈前,不要考虑生育。

  专家表示,导致人们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不洁的生活而染病上身。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有所了解,杜绝不洁的生活,同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能够有效避免疾病的感染。当然,对于抵制人乳头瘤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是对健康的有效保障。

  病毒疣属于一种病毒感染,和鸡眼长的非常像,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鸡眼因而错过治疗的好时机。那么什么是病毒疣?病毒疣如何治疗?病毒疣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毒疣是一颗颗的角化硬块,肉眼下可见一些黑色的小点位于这个硬块中,这些小黑点其实都是皮内出血点。由此点可以跟鸡眼做一个分辨。

  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以往认为这些疾病是慢性良性疾病,但发现HPV感染后有一部分会导致恶性肿瘤,如皮肤癌、舌癌和宫颈癌等,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疣是病毒引起的以细胞增生反应为主的一类皮肤浅表性良性赘生物。受到感染后,约潜伏四个月左右发病。多见于青少年。

  病毒疣又称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好发于男女生殖器、肛周等部位。初起为淡红色丘疹,渐成菜花状、鸡冠状、乳头状等。容易传染、复发性强。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有恶性病变的可能。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肛门等部位(少数发生在腋窝、乳房、口腔、耳朵、咽喉等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尖锐湿疣常无自觉症状,易擦之糜烂出血,少数病人有疼痛及瘙痒,肛门、直肠、阴道、子宫颈尖锐湿疣可有疼痛,性交痛,局部分泌物或白带增多、若继发感染、分泌物增多或清洗不够,可伴恶臭,有肝脏病变或女性患者妊娠期间,疣体迅速增大,皮损长期不愈。

  哪些人必须检查和治疗?

  生殖器出现红点、小丘疹。

  口腔舌底根部有菜花状、鸡冠状增生物。

  和疣病患者有密切接触者。

  阴部皮肤出现裂口、破损,此时最易感染。

  病毒疣为什么容易复发?

  有根

  一般药物、激光、冷冻很难将疣根清除干净、尤其是激光、冷冻后很容易将疣根扩散,使以前的一个根变成两个或多个。

  用药不当

  用药没有针对性和药量不足、造成体内病毒没有清除干净。

  危险性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此后许多流行病学和分子学研究均毫无疑问的证实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联系。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而且各国间无显著差异。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不论是在拉丁美洲采用准确性较低的检测技术(FISH)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还是采用较高灵敏度检测技术(PCR,HC-II)的研究,所有的结果均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有明显的相关性(OR=3.6-254.2),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Muňoz等在哥伦比亚和西班牙(宫颈癌发病率前者比后者高8倍)进行的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包括436例组织学确诊的病例和随机抽取的387例来自病例所在人群的对照,同时采用了三种HPV DNA检测技术(ViraPap、SH 和PCR)。这一研究避免了人群和地区的选择性偏移,同时又考虑到检测技术间的差异,在调整了一些混杂因素后三种检测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两个国家中HPV16,18,31,33和35型与宫颈癌均呈强相关性,提示HPV与宫颈癌具有病因关系。队列研究是用来验证疾病病因假说另一种重要的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它能够直接体现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时序性,更有力地验证病因假说。campion对100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随访了两年多,56%的HPV16,18阳性者进展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II),而HPV6阳性的对象仅20%发生进展。Murthy等用原位杂交方法的研究显示,63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对组织标本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68.3%,而44例非进展性不典型增生其阳性率为27.3%,相对危险度为5.9(95%CI:2.5-14.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也获得了人乳头状瘤病毒致癌的有力证据。1995年WHO和IARC已将HPV确定为是宫颈癌的病因。

  作用

  HPV感染生殖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尖锐湿疣经过治疗后,如果机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病毒经过1年-2年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免疫机能比较弱时病毒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病毒可恢复活动。HPV感染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的肿瘤期。宫颈癌也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即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病理上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又根据严重程度分成三级: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CIN I)、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CIN II)和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 III),这些癌前病变均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在某些自然的或实验条件下,HPV病毒诱发的乳头状瘤虽具有转化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倾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者和CIN都会进展为癌。对于大多数乳头状瘤,这种转化还需要其它辅助因子的存在,例如吸烟、化学物质、宿主因素(例如HIV感染)和环境协同因素等,均对疣、乳头状瘤转为恶性肿瘤有致突变及启动作用。有学者提出了HPV与HSV协同作用诱发宫颈亚性转化的假说:特异性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导致乳头状瘤细胞增生,在HSV感染的启动下,引起宫颈表皮内恶性转化的发生,最后导致浸润癌。这一假说还需进一步验证。

  有关HPV感染和CIN对象转归的研究有很多。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在2年内有15-28%进展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尤其是HPV 16和18型感染危险性更高。Hpv阳性妇女能否进展到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和癌症,与HPV的型别有很大联系。有研究显示在宫颈低度病变的妇女中,高危型别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大于低危型HPV感染或HPV阴性的妇女。此外,HPV DNA剂量水平、HPV首次感染的时间等也很重要。

  总之,生殖道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播疾病。活跃妇女可能有50%感染过至少一种型别的HPV。由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因此必须重视这种感染,加强HPV病毒疫苗的研制,消除其对人类的危害。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内容,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怎样的,知道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什么,同是也知道了感染的途径,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