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骨折打了钢板,一定要取出来吗?
当我们不小心发生身体骨折或者治疗一些骨科疾病时,很多治疗方法都需要依赖使用内固定物的方式,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打钢板”或者“打钢钉”。固定之后取钢板在中国人看来是个最平常不过的操作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的人体内的钢板却始终携带。那么,钢板到底要不要取出来呢?
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到底要不要取出,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目前来说医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大部分内定物可以不取,除非患者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发生才必须取出。但由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特殊国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国人老觉得本来好好的身体多了个东西总是不舒服,于是很多时候医生都是在患者的要求下“被迫”取出内固定。
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目前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国家报道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待这个取钢板的事上,我们就必须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1. 必须取出的情况
如果病人因为体内的内固定物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内植物并发症,这样的一种情况就必须取出。
很多老百姓一提到“钢板”两个字,就自然地代入认为身体内用的东西是铁疙瘩,总是担心时间久了会不会生锈腐蚀,影响健康。其实现在我们说的此“钢”板非彼钢板。内固定材料发展到今天,手术用到的所谓“钢板”成分非常复杂,远远不是钢那么简单。目前普遍使用的骨科内植物材料有不锈钢、钴合金和钛合金等,传统的不锈钢材料基本已经被淘汰,而其他的新型合金金属不易腐蚀生锈,可以长期与人体组织相容共存。
当然,随着生物材料学的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将来也将会有慢慢的变多的性质更优良的材料应用于临床。虽然大多数人可以和内植物和平共处,但是人体个体差异巨大,仍然可能会有一小部分人的身体会出现异物排斥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切口愈合困难,反复破溃等等。如果出现了断板断钉、固定部位严重感染等情况,如果不取出就会加重病情,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这种情况下医生就会主动取出内固定物。
2. 建议取出的情况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很难保证不受外伤,而一旦受到外伤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内固定周围骨折或内固定断裂。此时处理起为将非常困难。而且年轻人长期携带内固定物,在以后的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场景比如做检查,过安检的情况,体内存留的固定物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议年轻人还是取出为佳。
对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钢板,由于我们对于关节的功能要求很高,存留的异物有时会成为影响关节活动的罪魁祸首。如肩锁关节部位的锁骨钩钢板,脚踝部位的螺钉、手指或者掌骨的克氏针等,如果不取出来都会影响关节活动。在一些身体的特殊部位,比如皮肤菲薄的小腿,爱美女性的锁骨,钢板很容易触及,一方面摸着不舒服,另一方面钢板与皮肤反复摩擦容易损伤娇嫩的皮肤,甚至还可能造成皮肤破损。这些情况下,可能取出钢板对自己更为有利。
3. 建议不取出的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最好取出的情况,那么剩下的是不是都不需要取了呢,可是很多时候还是想取掉钢板可不可以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情况下是建议不取的。
钢板在体内超过三年
如果说钢板在体内超过三年 ,由于长年累月体液对金属的腐蚀,会造成正常钢板周围结构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取钢板,取的过程中由于螺钉和钢板间的吻合关系改变,容易出现螺钉滑丝或者断裂的情况,会大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创伤。
高龄患者
对于很多高龄患者来说,如果钢板在体内没有一点不适 ,取钢板势必会多挨一刀,再吃一份苦头,这样一个时间段从病人健康获益度上来说,钢板取出就属于过度不必要的手术了。
体内深部的钢板
体内深部的钢板,比如骨盆钢板因为太深,取出操作损伤大,很容易造成大出血,取出风险非常高。对于脊柱手术用的钢板螺钉,由于部位的特殊性,钉棒系统不只是治疗骨折,很多脊柱疾病能够最终靠钉棒或者其他内固定植入物增加脊柱力学的稳定性,矫正畸形等,因此对于脊柱的内固定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取出的。
4. 知识延伸
那么如果最终选择不取钢板终生携带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又烦恼的场景,有的人就会担忧了, 带着钢板的“钢铁人”以后坐车能过安检吗?其实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大可不必过分担心。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大多数安检部门都有专用仪器能够测出旅客体内的金属是医用钢钉或钢板,为了以防万一,如果身体内存有金属异物,最好出行的时候随身携带手术记录或者疾病的诊断报告等,以备向安检员解释说明。
所以“钢铁人”大可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安检被扣留的问题。
其实,对于钢板是否要取出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医师我们应当进一步了解具体部位内固定物取出的手术指征及内固定物取出的现实风险及益处,作为患者也应当听从建议,不要盲目的做出选择。
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将内固定物的取出作为一个常规治疗程序,不但会增加患者不必要的医疗花费,也增加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